书讯|江苏邳州教师李海年出版长篇小说《大步流星》 
2018-04-30 19:56:24
  • 0
  • 0
  • 2

日前,江苏邳州教师李海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大步流星》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他继二年前长篇纪实小说《毛里求斯的葬礼》出版后的第二部作品。

本书作者李海年是一位70后,曾当兵12年,打工半年,从教16年。在部队时历任战士、班长、代理排长、司务长兼汽修技师,以精湛的技术被誉为“汽车医生”,《解放军报》、《人民前线报》、《厦门日报》等均对其事迹作过专题报道。转业回地方学校任教后,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先后被评为“感动徐州十大教育人物”和“江苏最美乡村教师”候选人。

《大步流星》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被誉为军营汽车医生的三级士官唐海林服役期满后,为了实现人生另一个梦想——当一名教师,主动放弃高薪聘请,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家乡的教育事业。从特区到内地,从军营到学校,从后勤到前勤,唐海林的一系列超常规举动被人们称之为“傻大兵”。然而,他从勤杂人员干起,终于在学校最需要的时候大踏步走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生物教师,并创设学生喜爱的“快乐学习法”。此后,唐海林先后担任班主任、政教处副主任兼安保处主任、政教处主任等职务,并将自己独创的“半军事化”管理模式运用到教育教学中。经过多年的摔打和历练,唐海林终于由一名优秀的军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他的母校——白云中学也终于由一所二流学校被成功打造成为一所远近闻名的一流学校。而唐海林的初恋情人郑丽君,在见证他一系列壮举之后,从对其有所偏见,到最终舍命救之。

在谈到《大步流星》的创作经历时,李海年告诉记者,2006年他被评为邳州市十佳师德模范并在全市巡回做报告,当时他准备了一篇6000字的师德报告。这部小说就是在6000字师德报告的基础之上扩写出来的,所以书中男主角有自己的身影。该书前后历时8年才全部完成。

全媒体记者 李小委

编辑 文夕

来源:http://bbs.xzkz.com/thread-175329-1-1.html


内容简介

“兵王”唐海林服役期满,为了实现深藏于心的教师梦,毅然放弃高薪聘请,几经周折回到母校白云中学。

从特区到内地,从军营到学校,从后勤到前勤,“傻大兵”唐海林无悔选择。他创设的学习法受欢迎吗?他开创的管理模式能成功吗?他的母校会发生哪些天翻地覆的变化?他和初恋情人郑丽君又将擦出怎样的情感火花?

融军人气质和教师品质于一身,挟浩然正气与无私爱心于一体,校园版《士兵突击》演绎别样人生。看!新时代退伍军人的楷模唐海林正大步流星走来……


作者简介

李海年,男,70后。江苏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知名时评人。人民网博客专栏作者兼廉政评论员、优秀E政建议人、环球网特约评论员、草根智库资深学者、博客中国专栏作家。自2000年以来,在各类媒体已发表作品3000多篇首近600万字,先后有10篇提案被报送全国,网络点击量突破2亿次。多次当选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网站全国十大网友。2014年9月,被评为“感动徐州十大教育人物”和“江苏*美乡村教师”候选人。长篇小说《毛里求斯的葬礼》已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精彩书摘

你笑呵呵地看世界,世界也笑呵呵地看你。

春天的早晨很清爽,太阳也很温柔。一辆崭新的大巴驶出敞敞亮亮的市区大街,便一头爬上了川流不息的运河大桥。古老的大运河好似一条蓝丝带轻柔柔地围在这座古老而又年轻城市的胸前,河里往来穿梭的船只总是十多条串连在一起,仿佛一列列游走在水上的火车。

大巴继续向南行驶,脚下便是四车道的S251省道。道路两旁扑面而来的尽是遒劲有力、吐芽喷绿、昂扬向上的水杉,一棵棵、一行行,肩并肩、手牵手构成一条亮丽的绿色通道,这条绵延120华里的水杉林带被海内外誉为天下水杉第一路。 透过水杉林一闪而过的缝隙,依稀可见的是那一块块绿油油的麦田,和一座座错落有致的村庄。

在S251与白云路交汇处,大巴停下,唐海林右手拎着一个旅行包下了车。

海林的老家在新邳市最南端的白云镇唐巷村,距离县城五十多里地。白云镇内有一座山叫白云山,镇以山得名,唐巷村就在山北面。

又见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大山!朝霞掩映下的群山一字排开,层峦叠翠、绵延起伏,犹如海面上涌起的波涛,更似一条绿色巨龙横卧在苏北平原上,那龙头昂首西南方,龙尾甩向东北方。

归心似箭。唐海林在路口稍停片刻,便顺着白云路朝着魂牵梦绕的地方走去。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路两边依然是一望无际的麦田。一阵微风吹来,那嫩绿的麦苗顶着朝阳和雨露快乐疯长。麦田与麦田之间的田埂上、渠道上以及白云路两侧长满了清一色的杨树,杨树正吐着嫩绿的叶子。也许,要致富先修路的思想早已深深根植在当地领导干部的脑海中吧,尽管这里地处苏北地区,但近几年公路修的绝对是全国一流。别说,路修好了,致富的路子还真广了,这不,当地板材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因而杨树已成为家家户户必种的树种。

大约半个小时后,唐海林终于来到了朝思暮想的村庄,一排排整齐的红砖瓦房或平房在绿树掩映下显得更加鳞次栉比。在村庄中间,有一棵两个人才能合抱过来的泡桐树正在开花,那一串串淡紫色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泡桐树下是一处灰蒙蒙的土墙院落和低矮的土墙瓦房,这就是生他养他的家。

海林兴冲冲一进家门,只见身穿黑色粗布衣服、脚穿解放鞋的老父亲正拿着青草喂山羊。两只一公一母的山羊拴在墙角,身边还有两只活蹦乱跳的小羊羔。

“大,我回来了!”猛然发现父亲手里吃力地拄着一根木棍,海林手中的旅行包瞬间滑落,他一个箭步冲到父亲跟前:“大,您的腿怎么了?”

这时,一只小花狗从屋里窜出来狂吠。

“咳咳!”瞧着儿子光着头没戴大盖帽,军装上的领花、肩章也没有了,海林大眉头紧皱,那老脸上的皱纹更深了,他一边咳嗽一边气喘吁吁道:“仨儿,你咋回来了?”

海林搀扶着父亲说:“大,我转业了。”

“什么?”海林大手一抖,青草掉落在地,“你转业了?”

“是的。”海林急切地说:“大,您的腿怎么了?”

海林大颤巍巍地说:“仨儿,你是不是在部队犯错误了?”

海林笑了,“大,我没犯错。”那张刚毅的笑脸如同万丈阳光穿过泡桐花海般灿烂。

“没犯错,你咋光秃秃回来了?”海林大迷惑了。

“我服兵役的期限到了。”海林蹲下抚摸着父亲的腿说:“大,您的腿怎么了?”

见仨儿还像以前那样干练、精神,海林大叨唠着说:“服兵役的期限到了,咋这么快呢。”

瞧着父亲吃力的站着,海林继续追问:“大,您的腿到底怎么了?”

“去年夏天,俺到山上去割草,”海林大说:“一不小心被镰刀砍了一个大口子,俺当时没有及时到医院去包扎,因为失血过多发炎,结果腿瘸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海林问:“现在还疼吗?”

“经常疼!”他大说。

海林说:“您没到医院去看看?”

“都怪我看晚了!”他大说:“什么西医、中医都看了,水也挂了不少、药也吃了一大堆,都没用。”

“那您这一年是怎么过来的?”

“疼狠了,就吃止痛药。”

“长期吃止痛药怎么行呢?俺奶呢?俺娘呢?”

“你奶去年秋半天过世了,你娘在屋里床上躺着呢!”

“什么?俺奶已过世了,您咋不告诉我?”海林飞奔进屋,“娘,您怎么了?”

“仨儿,你咋回来了。”海林娘躺在床上少气无力地说。

“娘!”海林扑通一声跪在母亲床前,两眼湿润了。

这时,海林大拄着木棍一瘸一拐地走进屋来:“你娘年前得了脑血栓,幸好发现的及时,这才捡了半条命。”

因为脑血拴后遗症,海林发现母亲的嘴明显歪向一边,说活说不清楚。他真没想到,短短的两年时间,家里就发生了这么多的变故,而这些,每次爱人和小妹给他去信总是说,家里很好,你安心当兵!

眼下,海林看到的真实情况是,三间老屋里的摆设还是那几样,一张破旧的老木床、一张矮矮的桌子、几只缺胳膊少腿的小板凳、一个破了个大洞的橱柜和墙边用化肥袋装的几小袋粮食;院落里的那一盘老石磨和那一口老水缸还放在老地方,那尊用山土堆砌的老灶台依然蹲在烟熏火燎的老锅屋里。唯有给这个家带来生机的,就是墙上张贴的光荣之家牌匾和他多次立功受奖的喜报,以及父亲喂养的那几只山羊和门前那颗正在开花的泡桐树。

家还是那个一成不变的家,爹娘那昏暗的双眼早已被疾病折磨的无神无光。此时此景,唐海林这个刚强的七尺男儿的双眼再一次湿润了。

唐家仨儿回来了,很快在全唐巷村传开了。

“怎么回来了?不是说提干了吗?”

“肩膀上是空的,会不会被开除了?”

……

唐海林见家里到处乱七八糟的,一会收拾这,一会收拾那,母亲心疼地说:“仨儿,你歇着,你大会弄的。”

“娘,我不累。”海林答道。

自古忠孝难两全。这十多年来,唐海林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留给了部队,此刻的他多想多尽一份孝心,他多想多干一点家务来弥补自己的不孝,因为他欠父母太多太多了。

草草吃过午饭,唐海林决定到山上去看看爷爷奶奶。海林大从商店买来了火纸,海林娘坐在床沿边用颤抖的双手剪火纸。

把火纸装进箢箕里,迎着哗哗作响的山风,唐海林挎着火纸大步向山里走去,向着爷爷的坟地,而今也变成了奶奶的坟地走去。

爷爷和奶奶的合葬墓就在白云山第五山峰——王母娘娘脚印山脚下。传说,王母娘娘到东海龙王那去做客,路过白云山发现脚下很美,就站在山顶的巨石上歇息看风景。王母娘娘走后,巨石上便留下十多个大小不一的漩涡状脚印。随着年岁增长,海林认为那些旋涡是古墓分布图。

走到簸箕形的坟地,海林在爷爷奶奶的坟前点燃火纸,此时爷爷奶奶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萦绕着。记得上次探家结束时,海林走到奶奶病床前道别,奶奶握住他的双手颤巍巍地说:“仨儿,下次……什么……时候……再……再……回家?”海林说:“不知道,奶奶。”奶奶似乎遗憾地说:“恐怕……你……下次……来……来家时,奶奶……已经……去……去见……你爷……爷了!”海林说:“奶奶,仨儿希望您好起来,您还能见到仨儿,仨儿希望您活到一百岁!”

双膝重重跪下,海林在爷爷奶奶的坟墓前磕下了三个响头!

好久没有感受这白云山特有的气息了。给爷爷奶奶烧完火纸,海林不由自主地顺着崎岖的山路朝着不远处的白云崖走去。

白云山原名叫葛峄山,因东晋初关内侯葛洪来此山采药炼丹而得名。白云山广袤27里,西南东北走向,纵为3000余米,横约1300余米,平列九座山峰,海拔213米的主峰“白云峰”,亦称“白云崖”,云气蒸腾,古木蔽日,峭壁嶙峋,堪称苏北独秀。最为奇特的是山脉走向,无论站在东西南北哪个方位看山,呈现在眼前的皆为一横向山脉,因此被当地人称之为转向山。据老一辈人说,当年日本鬼子侵占中国时,发现白云山是一座宝山,企图把山画下来,结果无论从哪个方向都无法画出白云山的全貌。

漫步山林中,有一股漫山遍野的清香扑面而来!对这股袭来的清香,在大山里长大的人再熟悉不过了:山窝里随处可见的洋槐正盛开着雪一般洁白的槐花,花丛中有数不清的蜜蜂嗡嗡作响忙个不停,海林情不自禁地从路边的一棵槐树上摘下一串槐花,轻轻地拨开一朵花的花瓣,接着拔掉花的雌蕊放入口中轻轻地咂一下,一丝纯天然的甜蜜顺着舌尖直沁喉咽,伴随记忆中那儿时品尝过的槐花菜、槐花汤、槐花饼的芳香和槐花蜜的甘美,五脏六腑顿时通畅明亮极了。

在这白色的槐花海洋中,间或有几棵挂满小小果实的桃树、杏树点缀其间;而在一些沟沟坎坎上,偶尔能见到三五棵正吹着淡紫色喇叭花的泡桐。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传说古人专用白云山中的孤桐制作曼妙悦耳的良琴作为贡品献给尧帝。桐花开放季,最喜金凤凰来栖。

这是山水合一、天人合一的奇景!来到白云崖所在的山谷,唐海林发现静谧清澈的白云湖倒影着雄姿奇伟、云蒸霞蔚的白云崖;草木旺盛、绿树成荫的白云崖下有两株一树花白的千年棠梨树,树下曾留下他和君梅谈恋爱时的身影,海林不由得扯开了他那浑厚响亮的大嗓门喊道:

“白云崖,我回来了!”

山谷回应:“白云崖,我回来了!”

在那些名山大川面前,海拔213米的白云山是极其渺小的;对于西部山区的人们来说,海拔213米的白云山算不了什么。然而,对于方圆上百里地仅有一座白云山的新邳人来说,白云山在当地人们的心目中就是泰山、黄山,就是喜马拉雅山。在白云山怀抱长大的人,唐海林更能体会到这一点。

“仨儿,你快去看看创儿他们娘俩吧!”娘见仨儿从山上回来后,还是一直忙个不停,心疼地赶他走。

拗不过大和娘,海林只好到大哥家借了辆自行车,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老家。

岳母家就在白云镇北面的房亭河镇董村,距离唐巷村有四十多里地。唐海林骑上自行车,迎着温煦的晚风,心里感觉有使不完的劲。

到董村时,夜幕就要降临了。

快到岳母家门口的时候,只见一个三、四岁大的孩子戴着军帽在玩泥巴。这不是创儿吗?近两年不见,创儿又长高长胖了,若不是创儿戴着他退旧的军帽,海林恐怕认不出创儿来。

把自行车停放好,唐海林笑呵呵地走上前蹲下说:“创儿,我是爸爸!”

创儿呆立着,直愣愣地上下打量着不说话。

海林握着儿子泥乎乎的手问:“你在玩什么呢?”

“捏小人。”创儿终于开口说话了,在他跟前的地面上有三个小人并排站立着。

“他们都是谁呀?”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